涉及各行业的技术知识文章,为你答疑解惑

蛋鸡产蛋后期的蛋壳危机:成因探秘与破局之策

来源: 发布日期: 2024.12.10

拼图有标

在蛋鸡养殖中,随着养殖周期的不断延长,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逐渐凸显,那就是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与蛋壳质量明显下降,这无疑给蛋鸡养殖效益带来了严峻挑战。蛋壳质量问题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且多集中在养殖后期,特别是 400 多天以上的蛋鸡,其日龄越大,蛋壳质量恶化越明显,诸如白壳、软壳、砂壳、薄壳、破壳蛋以及水印蛋等不良蛋壳现象增多,破损率也随之大幅增高。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状况呢?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产蛋后期蛋鸡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通常情况下,蛋鸡卵巢发育在 380 日龄左右便会停止,这一变化直接引发了生殖系统功能的减退。雌激素分泌量的降低,使得蛋壳腺分泌功能大打折扣,色素沉积过程也受到阻碍,从而容易催生褪色蛋、白壳蛋或者蛋壳颜色发暗等现象,鸡蛋质量因此下降。 

其二,肝肾功能及肠道吸收功能的下滑。随着蛋鸡日龄增长,肝肾功能逐渐下降,肠道的吸收功能也日益衰退。即便饲料中配备了足量的各类营养成分,蛋鸡对这些营养的吸收利用率却大幅降低,尤其是钙、磷、微量元素以及色素等物质。由于维持蛋壳质量与颜色所需物质的转化效率降低,蛋壳质量下降与颜色变浅便成为了必然结果。同时,肝肾作为气血生成转化的关键器官,其功能的弱化还会导致蛋鸡气血不足,表现为倒冠和冠髯发白等现象。 

其三,钙磷供应失衡。蛋鸡的骨骼发育与成熟是一个持续动态变化的过程。在 18 - 60 周龄期间,骨量相对稳定,但 60 周龄之后,钙的流失量开始大于沉积量,到 70 周龄时,骨钙的流失总量已高达 30%。产蛋后期,蛋鸡采食量会增加,钙的摄入量也相应加大,而过高的磷水平却会对蛋壳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后期饲料中钙磷比例一旦失调,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极为严重。 

其四,维生素缺乏或利用率不足。蛋壳颜色的形成是蛋鸡子宫腺体分泌与色素沉积相互作用的成果,色素会在产蛋前 3 - 5 个小时迅速沉积。随着蛋鸡日龄的递增(特别是 40 周后),色素含量本身会逐渐减少,进而导致蛋壳颜色变浅。但需要格外留意的是,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会进一步加剧色素沉积减少的现象。像维生素 B6、B12、K3、叶酸等,它们能够促进色素的转运与沉积,若后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或利用率欠佳,蛋壳颜色必然变浅。 

其五,微量元素不足。微量元素作为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动物体内众多生理生化反应来维持机体正常运转。蛋壳中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锶、镍、钡、硒、铜、铁、锰、锂和钴等,它们不仅是蛋壳的组成部分,还能通过影响碳酸钙沉积和超微结构形成,进而调控蛋壳的力学特性。其中,蛋壳里铁元素含量更高,可达 2.3mg/g;锌元素含量为 60 - 90mg/kg;锰元素含量为 0.30 - 0.75mg/kg。 

面对破壳蛋增多这一困扰,养鸡人可在日粮中添加【壮骨宝】。它能够改善畸形蛋、薄壳蛋、蛋壳破损以及蛋色不佳等问题,切实提升蛋壳质量,降低蛋壳破损率,为蛋鸡养殖后期的效益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壮骨宝3

介绍单页_副本

咨询热线

010-58607615

resource/images/6a26caf3daff46dbb26f0ae2bea4c0d6_20.png

北京中农牧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0016235号

服务热线:010-58607615邮箱:znmy2005@163.com电话:13801024136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滩村北方明珠大厦3号楼1618室

百度统计

中农牧扬 手机二维码

中农牧扬 微信二维码